电影学专业2023级《摄影采风》课程教学方案

发布者:张红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275

根据《2023级电影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要求,本专业2023级学生需在第二学期完成摄影采风实践教学,《摄影采风》为专业实践必修课程,采取校外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一、《摄影采风》教学目的与意义                         

1.提高学生对人文特色历史风貌和自然风景的文化记录能力、表达能力和拍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视听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情感。

2.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从地域人文特色感知民俗地域文化,从地域特色景观中感受物象的形色魅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结合实地采风,使创意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探索独特的拍摄视角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创意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 通过短片系列作品和AI生成式视频创作,可以使学生们学习到新媒体时代的表达方式,提升媒体创作技能;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人工智能在拍摄领域的应用,探索拍摄技术的创新可能性。


二、《摄影采风》教学时间与组织形式                  

1.时间2024621 - 30(拟)

2.组织形式《摄影采风》课程以线分组指导的形式开展。

3.教学工作环节及过程管理要求

前期准备

1、520日前,教研室拟定采风创作主题、选题方向、作品形式及要求;

2、525日前,学生根据公布的选题内容填报选题意向表;

3、教研室根据选题情况组建创作团队、成立指导小组,同时邀请“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影视文化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品牌项目”导师联合入组指导;

4、指导教师在指导小组确立后,组建线上指导小组;620日前,指导本组学生拟定采风主题、创作方案等前期创作环节;

5、学生应主动联系指导老师,创作计划方案通过指导老师的审核与认可后可进行实地拍摄制作。

创作实践

1、根据要求,学生621-30日在采风所在地进行拍摄创作

2、学生根据与指导老师确定的创作主题、拟定的创作方案开展创作活动;

指导工作

1、621日 - 30日,采取一对一指导、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阶段作品进行检查、指导和点评,指明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本组创作作品,协同互助,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拍摄水平。

成果汇报

1、629日 - 30日采用现场汇报的方式,组织《摄影采风》课程全体师生开展作品汇报;

2、以作品创作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制作作品展示PPT并进行汇报发表,分享创作过程。

作品评审

630日采风结束,指导老师需结合成果汇报情况完成采风作品评分,并完成作品推优。

材料归档

学生在指定日期内提交《摄影采风》课程归档材料;以指导老师小组为单位提交至教学办,由教学办统一审查课程归档材料并完成最终归档。


、《摄影采风》主题

采风活动以“长江之光--影绘荆楚”为轴线,深刻体验长江文化意蕴,讲述长江流域的多彩故事。此站,深入探索和美香溪地区、美丽兴山的乡村新风貌,以“和美文化,乡村文化,好物文化”为主题方向,挖掘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展现兴山县的自然风光,以昭君文化为纽带,讲述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弘扬和美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创作选题(包含但不限于):

1.弘扬和美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以昭君文化为纽带,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

3.探索和美香溪,昭君故里的历史与文化;

4.深入挖掘香溪地区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

5.捕捉兴山自然风光,展现乡村生态之美;

6.深入长江文化意蕴,讲述长江流域故事;


四、《摄影采风》作品创作形式及要求:

序号

创作形式

时长

必选

1

短片创作

短片时长不少于8分钟。

摄影作品创作

以每位学生(短片/视频)所在主题方向进行拍摄创作,提交摄影作品不少于5

2

系列短视频创作

(限选2个团队

每条2分钟以内,5条为一个单元.

3

AI生成式视频创作

(限选2个团队

5-10分钟,AI生成式视频创作。


1、短片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小组成员不超过5人),短片时长不少于8分钟。

短片格式: MP4格式。压缩采用 H.264H.265编码方式,帧率为 25fps,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16:9)。

短片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创作内容需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故事情节完整,有明确的起承转合,情节发展合理;角色设定需具有个性,能够支撑故事发展。

需附不少于2分钟的作品创作花絮及200左右作品创作说明。


2、系列短视频创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小组成员不超过5,限选2个团队),每条短视频时长控制在2分钟以内,5条为一个单元。画幅没有具体限制,可横屏或竖屏拍摄。

视频格式:MP4格式,文件小于500M。压缩采用 H.264编码方式,帧率为 25fps,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16:9)。

短视频作品要求:视频内容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需附不少于2分钟的作品创作花絮及200左右的创作说明。


3、AI生成式视频创作: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不超过3人,限选2个团队),作品时长5-10分钟,

视频格式与要求:详细方案由指导老师把控,鼓励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探索前沿技术。需附200左右的创作说明。


4、作品创作必须是原创作品。作品内容应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和激发正面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创作者通过短片展现人类社会的光明面,包括但不限于友情、爱情、亲情、勇气、牺牲、创新、合作等正面主题,对创作作品将着重考量其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注:指导老师可根据实际的创作难度和整体工作量,对每组作品的形式与数量提出调整方案,经教研室同意后执行。


五、《摄影采风》成果提交内容

1. 《摄影采风报告》(每同学根据自己创作内容制作一份)

2. 摄影采风作品集摄影作品打包成压缩文件、短片创作成片/视频完整成片,文件名为“2024摄影采风作品_ XXXX作品或XXXX主题名)_ XXX XXX(作者)”

3.  摄影采风汇报PPT(包括个人信息、创作作品、创作过程及创作说明)

4.作品《XXXXX》创作说明。(包含:(1) 创作主题解读;(2) 创作构思;(3) 创作手法;(4) 创作风格;(5) 创作过程等板块内容)

注:各位同学将以上内容完成后,《摄影采风报告》作品《XXXXX》创作说明、纸质版本和所有材料的电子版本确认无误提交给指导老师。


六、《摄影采风》成绩评定办法:

1. 考核内容:包括作品集(摄影作品、短片作品/视频作品)完成情况、平时综合表现(平时表现、出勤率)、摄影采风材料(采风报告、汇报PPT、创作说明)完成情况,由教研室评分小组进行集体评分。

2. 评分及推优:平时综合表现由辅导员老师评分,作品集完成情况由指导老师评分摄影采风材料完成情况由指导老师评分。最终每指导老师在指导作品中选出1组作品学院在全部优秀作品中选出3组获奖作品(三个主题1)。

3. 考核方式:百分制。摄影采风作品占60%,摄影采风材料20%,平时综合表现占20%

4. 评分标准:本次摄影采风分优秀、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1优(90-95分):认真完成摄影采风任务。摄影采风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摄影采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安排,遵守摄影采风的各项规章制度;作品考核成绩突出。
   
2良(80-89分):完成摄影采风教学要求,实习态度认真,遵守实习的规章制度。作品考核成绩较好。
3中(7079分):达到摄影采风教学的要求,实习态度较认真,作品考核成绩尚好。
   
4及格(6069分):达到摄影采风教学基本要求,摄影采风期间表现一般,作品考核成绩基本合格。
   
5不及格(60分以下)(1)未达到摄影采风教学基本要求;(2)缺课累计达三天及以上;(3)摄影采风过程中严重违反纪律。
    
注:在具体的评分过程中,指导老师和评分小组会根据作品整体的工作量、视觉效果等方面对质与量进行衡量,做出客观准确的评定。


七、《摄影采风》实践教学纪律与注意事项

1. 学生外出采风期间,严格遵守当地疫情管控要求,遵守国家及当地的法律法规的有关法规和要求,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保证安全出行、返回。接人待物、言谈举止应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2. 学生注意安全饮食卫生,外出采风需向辅导员和指导老师报备,如有违纪现象,进行教育或严肃处理。

3. 采风期间禁止参加游泳、漂流等娱乐项目,一经发现,取消本次写生成绩,根据情况给予纪律处分。

4. 采风期间务必保持手机、微信或QQ信号畅通;根据带队老师要求开启实时定位。

                                                                 电影学教研室

                        20245

电影学《摄影采风报告》模板.docx

摄影采风分组.pdf

XML 地图